2012年6月10日

台灣之美系列報導 - 尋訪台灣阿凡達--巒山布農部落 榕樹會走路

【本文轉載來自人間福報】

巒山布農部落 榕樹會走路


真像了電影阿凡達的場景

第二天雖然開始下著雨,我們還是按照預定行程,從前晚下榻的台東教師會館出發,改搭中巴前進台東延平鄉的巒山部落。經過一個多小時的山區繞行,我們終於到達巒山部落。

以往談到延平,大家記憶深刻的只有「紅葉少棒隊」,但近年,在布農族人「阿力曼」的努力下,延平巒山部落「森林博物館」漸漸為人所知。難怪國內旅館教父嚴長壽,之前對於花東海岸開發議題表示意見時,曾說:「花東不需要阿曼,只要阿力曼。」

保持原味 就是極品

嚴長壽先生的意思是,美麗的花東海岸不需要像杜拜般有五星級奢華旅館進駐,更不需要華麗裝飾,只要在地原味,保留原本風貌就夠了。

之所以會提到「阿力曼」,是因為阿力曼是一位對土地充滿熱情的布農族人,他為了搶救巒山部落的森林不淪為商人興建納骨塔的預定地,不惜貸款買下一整片森林,並靠一己之力整建森林步道,苦心保存猶如阿凡達場景的原汁原味。

其作為,不僅嚴長壽深受感動,二○○四年,「世界環境倫理之父」羅斯頓,在阿力曼帶領下走入森林,也忍不住讚歎:「這絕對是世界級的資產!」

有人帶路 才不迷路

據說,阿力曼所保護的森林,若不是有人帶路,根本不知道該從那裡進入,就算阿力曼(右)敘說布農族人和森林的密切感情。進入了,也一定會迷失在茫茫樹海中,遑論體驗穿梭森林的樂趣與學習布農族人的生態智慧,因此若要好好體驗,一定要有當地導覽講師才不虛此行。

當看到這一大片樹海,立刻可以感受到阿力曼為了避免砍掉很多樹,不肯拓寬馬路「發展觀光」,也不肯增加每日入山人數的堅持。小小的山徑很素樸,幾乎保持森林的原貌,據說,這是因為阿力曼希望永遠都可以像小時候般,騎腳踏車沿著海岸線,一邊看山一邊看海,看到很多綠樹、綠波、綠影。

進森林前 先祭樹靈

每回阿力曼帶遊客進入森林前,都要同行者一起參與「祭靈」。阿力曼認為,只要上了山,每個人都是布農族,而布農族人對於森林中的神祉始終充滿敬畏。既然進到林中會叨擾眾神清靜,自然要事先敬備檳榔與米酒,向祖靈請示能否進入這塊聖地。

一行人沙沙踏入森林,耳邊,布農族青年嚮導娓娓訴說族人對這片森林的情感與故事,感性又真摯;眼前,巨大的榕樹群把我們震撼得瞠目結舌,只覺自己十分渺小,必須活得更謙卑。

氣根成柱 枝椏蜿蜒

還沒進到「森林博物館」時,曾幻想它應該是在山上蓋著一棟建築物,陳列周遭的樹種標本或照片。結果到了現場,發現不但沒有人工水泥建築的「博物館」,甚至一路走來,連一根指示博物館的路牌也沒有,完全就是一座不破壞自然生態的「純天然的原始森林」。

只見不斷相連的枝椏、樹幹、氣根,茂密、蜿蜒的不斷延伸,完全看不出最早生長的母樹究竟位在何方,只覺眼花撩亂、錯綜複雜,就像傑克初抵潘朵拉星球,深深吸著森林裡清新的芬多精,對充滿生命力的樹林驚訝不已!

華蓋亭亭 不斷擴張鸞山森林博物館,有座巨大森林號稱裡頭的樹會走路,因為這邊的老榕會不斷生長氣根, 很舒服的一個地方!

一般人乍聽台東深山裡藏著「會走路的樹」,總覺得不可思議,甚至認為這種只存在於童話世界裡的魔法森林,是人為刻意設計的幻覺。

其實所謂樹會走路,意指:距鸞山森林文化館不遠處的原始森林裡,有一棵華蓋亭亭的壯麗白榕樹,像綠色巨傘般藉由氣根垂地,逐漸茁壯形成支柱根,如此每隔幾年,榕樹就藉著束束氣根不斷向外蔓延,不斷擴大遮蔽的面積,彷彿榕樹長出很多隻腳,得以在大地移動。

老榕長壽 護祐子孫

阿力曼說,這棵生長在鸞山森林斜坡上的白榕樹已經很老了,從他阿公的阿公時代便已存在了,實在不知樹齡幾何。早年布農族人耕作,土地以樹為界,沒想到過些時候,發現樹早已不在原來的位置,所以便稱其為「會走路的樹」!

據說,白榕樹在許多原住民部落裡,具有非常特殊的文化意義,由於其纖維的韌性十足,早期台灣很多部落就是用白榕樹皮來做衣服,而白榕的嫩芽苞酸酸甜甜,據說也是昔日物質缺乏時部落小孩的零食呢!

百年巨樹 相連成林

阿力曼說,鸞山森林裡有多達二千餘株的白榕,其中有一千多株為一個男人無法用手臂環抱的百年巨榕,加上這些榕樹枝枝葉葉相連,很多部落愛情故事、狩獵故事也發生在這片森林裡,以致這一大片森林,對布農族人來說,成為共同的溫馨記憶!

拜這棵藏身在鸞山梅園附近會走路的白榕樹之賜,近年很多遊人被吸引至延平鄉與鸞山部落走訪。雖然很多人看過澎湖的通樑古榕,也拜訪過墾丁的白榕園,但三者相較之下,鸞山森林裡「會走路的樹」更原始、也更加壯觀。尤其陰天或下雨時,透過綠葉間隙的微光望去,枝幹繁茂的白榕就像張牙舞爪的魔法樹,更予人無邊想像。

穿越森林 如走迷宮

接著,嚮導帶我們觸摸百年老樹的樹根、氣根,仰望高聳入雲的老榕,穿越窄僅一個瘦子寬度的岩縫,穿梭氣根林、攀爬岩壁,彷彿超越現實般的行走在天然岩石、岩壁、岩縫迷宮中,甚至滿足小時候爬樹的童年回憶,透過雙手的觸摸、心靈的感受,將自己深深地投入樹林的擁抱中。

建議打算到此一遊的朋友,事先幻想一下電影《阿凡達》中納美人的移動方式,千萬不要身穿華服、足蹬美鞋,因為這除了與周遭環境不協調外,爬樹可是需要四肢並用的,雙手、衣袖與褲管難免沾染泥巴,尤其當腳攀附岩石或粗壯樹根,或使勁爬上兩層樓高的樹牆時,會發現自己跟大自然早已緊密融為一體,過程除了頗具挑戰性,更是刺激好玩。

吃風味餐 體驗布農

中午,大夥就在山上品嘗道地的布農族風味餐。在等候的過程,我隨手抓起一把泥土,是顏色很黑很黑的沃土,可以聞到很濃的泥土香氣。木材搭建的廚房旁,幾顆南瓜不需要施肥,葉莖就直挺俊拔,葉片清翠碧綠,雨滴在葉片上跳來跳去,小徑旁的香蕉串好高,讓人懷疑當香蕉長熟時,誰會爬上樹摘下來分享。

飯後,為了讓我們更加認識布農族傳統文化,響導特地帶我們走進森林裡搭蓋的一間布農族傳統家屋,無論是材質、建屋技巧、室內擺設都是遵照布農族的古法,家屋的外頭也種植了一些布農族常用的民俗植物,透過解說,我更加了解布農族人與大自然環境的緊密關聯,也重新認識老祖宗的智慧,可說是非常不虛此行喔!

離開巒山部落,我們到達視野遼闊的鹿野高台,可惜當天因為天氣不好,沒有開放飛行傘乘坐,有一點小惋惜。不過老實說,經過早上的山野特訓,缺乏訓練的一行都市人,早已手軟腳軟,還好綠生活協會早已買好火車票,於是大夥便直接從關山搭火車回台北啦。

旅遊小辭典

巒山部落(Sazasa)原為卑南族人生活、耕種的土地,日據時期日本殖民政府為了大量掠奪山區的資源,將一部分原本住在中央山脈「Naipulu」(內本鹿)地區的布農族人遷移到鸞山。

當這批布農族人來到鸞山,看到卑南族人所種植之甘蔗長得非常又茂盛、又高壯,不禁脫口說出「Ma-sazasa」(布農族語意指當地作物長得非常茂盛、土壤非常肥沃!)這就是當地布農族人傳統地名的由來。

部分資訊感謝綠生活休閒發展協會提供:http://www.g-life.org.tw

太巴塱部落

「太巴塱」在阿美語意為「螃蟹」之意,昔日此地便因螃蟹多而得名。

太巴塱位於花蓮縣光復鄉東側,傳說是阿美族最古老的部落之一,地方水美土豐。考古學家曾在太巴塱社發祥地附近,挖出二千年前的陶片,使此地名列阿美族四大製陶中心。

猶如綠色地毯的田園,從河川地延伸到山邊,太巴塱人世居於此,春耕秋藏,冬季則上山狩獵,過著親朋互助、鄰里共享的生活。惜在現代化洗禮及外來文化衝擊下,代代相傳的部落生活不可避免地改換了面貌。

十六年前,太巴塱阿美族部落的中青代,不願在時代潮流中遺忘了祖先的生活方式,推動籌組太巴塱文教基金會,陸續開設織布、藤編、歌謠吟唱、野外訓練、木雕等課程,並積極興建具有象徵意義的傳統住屋──太巴塱文化館。

太巴塱各式木雕的柱、壁極具特色,風格粗獷、少修飾。太陽在母系的阿美社會中代表女人,而螃蟹是太巴塱部落的代表圖騰;此外,傳統阿美族的神話、服飾、舞蹈、祭典,以及狩獵、捕魚等生活片段,均是木雕中常見的圖騰,為阿美文化中極具意義的一環。